十二籃
《三字經》故事: 第三單元(2)
《三字經》故事: 第三單元(2)文/立平整理 【明慧學校】 融 四 歲
能 讓 梨。
róng sì suì néng ràng lí 弟 與 長
宜 先 知。
d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(譯文)東漢時
有個兒童叫孔融
他四歲的時候
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哥哥吃。
這種尊敬兄長和友愛謙讓的道理
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。
(註釋) 1.融:孔融
東漢魯國人。
2.讓:謙讓
不爭;請。
3.梨:一種水果。
4.弟:即悌
弟弟敬愛哥哥。
5.長:兄長;長大;生長。
6 . 宜:應該。
故事:孔融讓梨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代孫子
東漢末年的大文學家。
孔融共有兄弟七人。
他在四歲的時候
就懂得尊敬兄長和友愛謙讓的道理。
有一天
鄰居送來了一籃梨
父親把他們兄弟幾人叫來
讓他們一人拿一個梨吃
並讓孔融先拿
他很自覺的挑了一個最小的
把大梨讓給哥哥們吃。
父親看到了
滿意的點點頭
因勢利導的問他為什麼這樣做?他天真的說:「哥哥比我大
當然要吃大的
而我是小弟弟
就應該吃小的。
」父親聽了欣慰的點頭笑著說:「你做得很對。
」 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
仍為人們引以為豪的佳話。
在孔融十二歲時就既聰慧、又有才幹。
有一次
他跟隨父親到京城訪友。
當時
有一位官員很傲慢
在一般情況下不接待客人
除非是當世名人。
孔融自告奮勇的對爹爹說:「爹爹請放心
孩兒來辦這件事。
」 孔融大步流星的來到這位官員門前
對看門人說:「請稟告李大官員
我是李大人的通家子弟
有要事求見!
」李大人聽說是通家子弟
便請孔融進去
問道:「您的祖父與我有舊交情嗎?」孔融從容的說:「是的
我的先祖孔子與您的先祖老子(姓李名聃)
互為師友
那麼我孔融和您李老先生也算是近交了!
」聞聽此言
在座的賓客們都很歎服
認為他日後必有出息。
孔融長大做官後
他那謙讓的高尚品德和聰慧的才幹
深受百姓的敬戴。
十二籃
參考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712010199836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,請留言給我,將移除本文。謝謝!